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金錢以外」《基督徒四大德行》
 
基督徒四大德行 講者:韓大輝總主教 | 第二集:要養成行善的意念
請等候片刻...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返回目錄  

韓:上次我們提到希臘的哲學,還有一位哲學家名叫亞里士多德,他將柏拉圖在《共和國》中所提到的四類人物的德行,將其應用在人的修為之上,即是每個人都可以同時以四個德行來建立自己的人生。後來,這個觀念都被基督徒應用,聖保祿的書信有句說話能幫助我們修習四個德行……


Peter:凡是真實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義的,凡是純潔的,凡是可愛的,凡是榮譽的,不管是美德,不管是稱譽:這一切你們都該思念。(斐4:8)


韓:「你們都該思念」,我們進入原意之中,即是說我們平心靜氣時,我們的人生會湧現一種傾向和渴慕,渴慕甚麼呢?就是凡是真實的、高尚的、美善的……所以,如果人有習慣時時思念這些東西,他的意念就會行善,這亦是德行的開始。現在,我們聽聽《天主教教理》提及德行的一段……


Rosa:德行是一種習慣性的堅決行善的傾向。德行使人不但完成善行,更付出自己最好的一分。有德行的人,以他感性的和精神的全部力量奔向善;他在具體的行為中追求善並選擇善。

韓:這一段的含意來源於聖安博,及另一位聖人名叫奧斯定,他們都發揮得很好。首先,德行先要有良好的意念,當中提到「堅決行善的傾向」及意念,當你時常這樣做,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習慣。換句話說,就是有種習性自然去做良好、高尚的事情。


  剛才,Rosa亦提到當中有個選擇,人是可以作出選擇,選擇甚麼呢?就是他可以選擇行善,也可選擇很惡。我們要記住:善的行為需要有三個條件,首先行為本身是中立的,並非害人的,是一件良好的事情;可是,行事者亦需要有良善的意念;然後,我們要知道行為的環境;環境、行為本身及意念就能構成行為是善或不善。聖安博所提到的重點就是:如果你時時行善的話,就會養成習慣成為德行。


  讓我再舉個例子:有個窮人捱餓,你給他食物,這個行為本身是善的。可是,你的意念亦需要是善的,當你給窮人食物是為了得到別人稱讚或得到好處,或是存有別的歪念,那就是不良的意念,並導致行為不良。環境亦相當重要,譬如那些食物都不是偷來的,是要自己願意與人分享的。


  所以,我們要習慣做些善行,我們就能養成德行。若你問我的話,我認為善良的意念相當重要,作為基督徒,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應是奉獻自己的行為給天主。
返回頁頂
返回頁頂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