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金錢以外」《意義城市》
 
意義城市講者:伍維烈修士 | 第十三集:狂歡與齋戒
請等候片刻...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返回目錄  

  大家好,我是方濟會的小兄弟,Br. William,伍維烈修士。今晚,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嘉年華」。


  一年一度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嘉年華狂歡,吸引了過百萬人次參與,雖然我不曾去過參與這個嘉年華,做過觀眾,但這活動舉世聞名。最著名的官方活動,就是森巴舞蹈花車巡遊,又唱又跳。其實,這是森巴舞學校的年度比賽,服裝精心設計,閃閃生輝,加上巨型的服飾,配合音樂、舞蹈;花車隊伍全部按主題設計,加起來會變成一個主題故事。


  每一所學校都有領航的10至15人舞蹈小組,以舞劇來表達當年設計的主題,他們可說是主角。隨後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有拿着旗的皇后和她的伴侶;接著是6至8輛的花車,每一輛都設有一位主要的舞蹈員,好像公主、王子在最高層,以及陪同的舞蹈員;在每輛花車中間,及殿後的,是過百名的女舞蹈員,增加氣勢。


  森巴舞節奏強勁急促,步伐充滿力量感,舞姿不只「婀娜娉婷」這麼簡單,男男女女的表演者,眉頭眼尾都在說:「看我吧!看我吧!」難怪萬人空巷,水洩不通。那些裝飾物,很多都是用巨型的羽毛,大概因為可以面積大而輕盈,顏色鮮艷,萬紫千紅,好像百鳥爭鳴,百花齊放。當然,新聞圖片攝得的是每位舞蹈員面上的燦爛笑容,也暗示了觀光局及旅遊業老闆的滿足。


  究竟,怎樣解釋那個狂歡呢?狂歡節作為現象,可以解釋今日巴西人民的故事:森巴舞蹈學校的窮苦學生,希望藉此能出人頭地;或者,可以見到巴西貧富懸殊,和種族分烈的社會不公平。森巴歌舞歌曲的內容,或者花車主題的呈現,也可以是社會文化系論文的好題材。然而,狂歡節的來源是來自歐洲的宗教生活。


  耶穌在曠野四十天晝夜禁食祈禱之後,祂三退魔誘,這個故事為讀教會學校或高考會考文憑考過宗教科的人都大概有點印象。教會後來將這四十日的禁食祈禱,成為準備在復活節領洗的人最後的準備期,以及信徒們過一年一度復活節的齋期。虔誠的教友,都會在這四十天內,多些做守齋祈禱,抽空去做退省、避靜,有點像念佛的人的「閉關」。


  天主教徒的守齋分為兩種:大齋、小齋。大齋是當天只吃一餐飽,而小齋就是不吃熱血的動物肉類;正教會就更嚴格,連奶製品、蛋類食物、橄欖油都不可進食;相比之下,伊斯蘭的封齋,又是另一個層次,日出至日落,都不吃、不喝、不抽煙,但齋戒月的每日日落之後,又可以回復正常。


  究竟,這些與齋戒有何關係呢?狂歡節的巴西文是「Carneval」,和英文的「Carnival」,源出一脈,都是來自拉丁文「Carnem」這個字,「Carnem」解說「肉」。因為四十天齋期,所謂的「四旬期」,要禁食肉,收歛心神,所以形成了在四旬期前一天就要再見肉類,以及狂歡的習慣。不要誤會,狂歡並不是宗教的要求。不過,這是不是人性及時行樂的精神?無論如何,狂歡的宿醉(hangover)之後,都會記得守齋、克己、修心養性。


  各位聽眾,讓我們明白守齋有克己、悔改的意義,能修心養性。祝各位晚安,天主保佑。
返回頁頂
返回頁頂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