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活水基金Facebook

普通話「金錢以外」
「金錢以外」《平安與喜樂》
A A A
活水基金簡介及標誌的意義  
「金錢以外」《平安與喜樂》 講者:周景勳神父 第十一集:父親之愛
 

周景勳神父以天主教信仰與中國文化為基礎,道出人的善心和主愛的相結合,開顯了生命的價值。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上一集

返回目錄

下一集

  各位兄弟姊妹,時間很快,到了六月中,很快便是父親節。今晚,周景勳神父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平安喜樂中的「父親之愛」。


  我們通常都感到爸爸很凶惡,看不到爸爸有愛的一面。爸爸,很多時不作聲,你便感到他不好;爸爸很多時不在,你便感到他不陪伴你;這就是今日社會現象的一個很標準的情況,因為爸爸需要工作,但現在媽媽也要工作,所以在父親節我們看到爸爸媽媽那份愛的時候,我們要反省的是:家,是甜蜜的嗎?或者,家,是痛苦的。怎樣才能讓我們見到那份家的甜蜜呢?


  我時常記得小時候讀朱自清父愛的時候,就是父親的背影,爸爸肥肥胖胖,攀過欄杆,拿著些甜橙,其實那些是柑來的,拿著些柑,接送他的時候,朱自清說爸爸送車時,給他幾個柑。然後,拿了幾個柑之後,爸爸便離開車站,攀過欄杆的背影,使朱自清感到爸爸的愛,是無微不至的。那個柑吃起來,特別甜美。


  如果我們的家有仁愛,無私心的愛時,這個家是甜的,但如果這個家沒有愛心,依然計計較較的時候,這個家不單只不甜,而且很苦。但在愛的背後,我們需要由自己作出調和,不要認為要父母作調和,子女都需要學習調和。要調和自己的時候,有兩個東西,第一就是方法,第二就是內涵。忍讓是調和的方法,孝慈是調和的內涵,在忍讓和孝慈之中,我們要學習的是有諸己而求諸於人,這個高尚的品格,有諸己即是我們看到自己的時候,亦會看到別人,意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就要這樣去看。自己不喜歡的,你不要給別人;自己不想爸爸罵你,便做好一點;反過來,卻偏要挑戰,自己做得不好,便以為一切都要父親遷就,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學習宜其家人,做每件事都適當的,適來適去,這才是我們要有的。所以,做每件事情,要恰到好處,子女忍讓、孝慈要恰到好處,要是父親沒有忍讓,子女也沒有孝慈的時候,這個家便很混亂。


  所以,在父親節那天,我們都反省一下,其實爸爸為我們做了很多事,他的愛永垂不朽,大家好好的珍惜,所以,這個星期日好好的向爸爸說一句:爸爸,我愛你。天主保佑你們。亞孟。

上一集

返回目錄

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