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如遇問題,請按聯絡我們,讓我們盡快跟進。 |
||||||||||||
|
||||||||||||
![]() |
||||||||||||
各位《金錢以外》的聽眾朋友,大家好,來到第二十集「教會柱石」。第十九集,我們看到伯多祿如何在初期教會摸索一套制度,為教會奠定基礎。今日,我們看看保祿。 保祿代表着制度以外的外邦人團體,他要到外邦人那裡傳福音,他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個人魅力,因為外邦人未見過耶穌,也沒有《舊約》的背景,對基督信仰沒有認識。保祿必需要有良好口才,有朝氣,有感染力才可以。事實上,他也具備這些條件,從他的書信當中可見一班,例如:在他離世之前,他寫了幾句說話,記載於《弟茂德後書》第4章6節:「因為我已被奠祭,我離世的時期已經近了。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從今以後,正義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就是主……」寥寥數字,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文采當中,散發着一份魅力,可說是字字珠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他固然吸引外邦人走向耶穌,這是困難的,不過,以他的學問、他的視野,正如我們先前數集中提到,他有希臘、羅馬及希伯來的背景,他做到了,他真的吸引了一群外邦人開始聆聽耶穌的故事,走向耶穌。 不過,我們思考一下,其實最困難的並不是這部份,最困難的是當他的信徒跟隨保祿之後,保祿如何領導他們加入教會,這是最困難的。想像一下,保祿身邊,當時有一群跟隨他的人,這班人可能都很有學問。他們很喜歡保祿,但是,伯多祿是誰呢?雅各伯又是誰呢?甚麼是猶太人?甚麼是猶太會堂?可能甚麼概念也沒有。所以,當保祿對他們說:「你們要加入教會,這個教會目前以猶太人為主,你們的領袖是伯多祿。」他們便會問:「為甚麼呢?我跟隨你便可以,保祿你口才好,你在我們身上花了很多時間和工夫,我們在你身上也學到很多,我們願意推舉你成為我們的領袖,我們一起跟隨主耶穌基督,我們都做好人,我們都相信耶穌。為何要去與猶太人打交道呢?」我相信這些問題當時都會出現,如果你是保祿,你會怎樣做?你會怎樣想呢? 保祿當然知道跟隨他是不足的,因為他們是要加入基督建立的教會,目前這個教會伯多祿就是磐石。外邦人跟隨保祿,最多也是分享了一些生活的智慧,但是要分沾基督的救恩,必需要加入教會。但是,問題來了,這群外邦人如何加入當時以猶太為主的天主教會呢?如何說服他們融合在一起呢?中間,保祿和伯多祿兩人如何去互補呢?這些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問題。 下一集,我們再慢慢分曉。主佑大家。 |
||||||||||||
|
||||||||||||
網頁比例
訂閱頻道
活水福傳新呈獻